大部分的車主可能鮮少留意愛車上的原廠配胎,其實原廠標配的輪胎大有來頭。
什麼是 OE 輪胎 (Original Equipment)?
OE 是原廠配備 Original Equipment 的縮寫,台灣人相對熟悉製造業中常出現的 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代工生產製造商,其實跟 OE輪胎的概念一樣,所謂 OE 胎就是新車在生產線上安裝的輪胎稱之為 OE 胎,這些原廠 OE 胎如同新車上的其他零件,原廠針對車輛設計的安全、性能、舒適、安靜、煞車與油耗進行調校。
汽車品牌開發新車時以極其嚴格的條件下不段測試,確保新車上的每一個零件可以符合原廠的安全標準與設計,完整的傳達將車輛設計的理念傳達給車主。
有經驗的老司機有個都市傳說,車上的所有零配件,原廠的最好!
汽車製造商為了確保交出去的新車能達到設計的最佳性能,從無論是從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品管驗收的標準來看,能供應零件給原廠是對品質有絕對的保證,全球大約只有 20% 的輪胎品牌能夠供應 OE 胎給各個汽車製造商。
尤其是歐洲、美國的大品牌車廠,對原廠輪胎的開發條件非常嚴格,輪胎製造商為了滿足這些苛刻的條件必須拿出所有看家本領,配合新車研發的設定合作開發專用的輪胎也是常見的事,甚至輪胎品牌必須要配合原廠投資技術與工廠。
因為每輛車的設計取向不同,原廠會對輪胎有不同的工程要求:
- 高性能車 – 需兼顧高速穩定與操控靈敏,完整發揮車輛性能
- 豪華房車 – 在高安全標準下,同時兼顧寧靜與舒適
- SUV休旅車 – 以休旅車的高車重與載重為基礎,針對車型附加舒適、性能、越野或其他屬性
- 電動車 – 電動車獨特的輸出特性,要求兼顧低滾阻(增加續航)、胎噪抑制與抓地力兼具的綜合要求
上面只列出一些常見的工程要求,但某些特定需求可能沒辦法滿足車輛想呈現的駕駛特性。
因此各大車廠(如 BMW、Mercedes-Benz、Audi、Porsche、Tesla 等)會與輪胎大廠(如 Michelin、Continental、Bridgestone、Hankook 等)共同開發原廠認證胎,通過原廠的嚴苛測試與配方調整後,才能成為 OE 配胎。
OE胎 #Funfact Bugatti Veyron
市面上沒有任何輪胎可以符合 482km/h 時速與特殊尺寸的需求
Michelin 與 Bugatti 合作,為 Bugatti Veyron 開發專用的 Pilot Sport PAX輪胎
還必須把愛車送回 Bugatti 法國總部才能換胎,更換一次輪胎的價格約 42,000美元(約合新台幣120萬元)。
想了解更多可看看美國 Donut Media 製作的影片。
OE 輪胎跟一般市售輪胎有什麼差別?
我們一般在輪胎店購買更換用的輪胎,稱為 RE 輪胎(Replacement Tire,替換用胎),OE 輪胎就像是專屬訂做的西裝,而 RE 輪胎則像是現成的成衣。
兩者都能用,特性與細節只有些許差異的存在。
許多車廠會在開發車款時與輪胎品牌合作開發達到設計需求,但也不是每一個車廠都能承受專為車型開發的專用輪胎的開發成本,大部分的調整會基於輪胎品牌既有的產品系列為基礎,再針對車型做微調,包含膠料、強化、額外功能等。
項目 | OE 輪胎 | 一般市售輪胎 |
---|---|---|
設計依據 | 特定車型訂製 | 為多種車輛設計,追求通用性 |
調校細節 | 含 NVH(噪音/震動/舒適)調整 | 多為標準性能均衡 |
測試與開發時間 | 約需 2-3 年,與車廠聯合測試 | 獨立開發 |
車廠合作標誌 | 有 OE 標記(如下表) | 無 |
售後取得管道 | 部分 OE 胎市面少見或價格較高 | 較普及、選擇多 |
車廠也會因應出口到不同市場的需求,針對氣候與成本進行調整,就算是同一個汽車品牌、相同車型,會因爲不同配備等級,所搭配的OE胎也會不同,不時也會出現不同批次、工廠出廠車輛,匹配不同 OE 胎的狀況發生,讓買進口車的車主有像抽抽樂一樣,付一樣的錢卻配備更好的輪胎也算是購車的樂趣之一。
當然,也有相對彈性比較小的車廠,例如 Tesla,全球只有美國、德國、上海三個工廠,因為政治的關係台灣買得到的 Tesla 又只能從會下雪的德國與美國進口,講究效率的 Tesla 就沒有針對台灣市場調整產線,所以常常會看到 Tesla Model 3, Y 原廠配的是台灣不常出現的全季節胎 ( AS = All Season )。
如何辨認是否為原廠認證胎? | 原廠 OE 認證代號
辨別原廠 OE 胎其實非常簡單,只要是原廠認證的 OE 胎都會在胎壁上標記,例如 下圖中 BMW 的標記是 ★、Mercede-Benz 用 MO 等。
雖然每個車廠對於 OE 胎的標示都不太一樣,但有跡可循的規律是,通常以英文或英文+數字的形式標記。英文字字母的部分代表車廠標記,通常會是品牌縮寫,後面的數字大部分是區分版本,例如,Telsa 原本配備 T0 的原廠胎,小改款後更換為 T1 的原廠胎。
或許下次換胎時也可以觀察一下,說不定剛好換上了別家車廠認證的 OE 輪胎!
以下是各大車廠常見在 OE 輪胎上的識別標記,有機會可以在輪胎胎壁上找到這些縮寫:
各車廠常見 OE 標記總表
汽車品牌 | OE 輪胎標記 |
---|---|
Alfa Romeo | AR |
Aston Martin | AM / AML |
Audi | AO / AOE / AO1 / RO1 / RO2 |
Bentley | B / B1 / B2 |
BMW / Mini | ★(星號) |
Bugatti | BG |
Citroën | CI |
Ferrari | K / K1 / K2 / K3 |
Ford | FO / FOR / FP |
Genesis | GOE / GN |
Honda / Acura | H0 / H1 |
Hyundai | HN / HY / H1 / GOE |
Infiniti | INF / IN |
Jaguar / Land Rover | J / JLR / LR |
Jeep | JP / J |
Kia | K1 / KI |
Lamborghini | L / L1 / LZ |
Lexus | LZ / LE |
Lotus | LS / LTS |
Maserati | MGT / MGT1 / MGT2 |
Mazda | MZ / MA |
McLaren | MC / MC1 / MC2 |
Mercedes-Benz | MO / MO1 / MOE |
Nissan / Nismo GT-R | N / NS / NI |
Opel | OP |
Peugeot | PE / PG |
Porsche | N0 ~ N6 / NA0~NF0 |
Renault | RE / RN |
Rolls-Royce | RR |
SEAT | SE |
Skoda | SK / S |
Subaru | SU / SB |
Suzuki | SZ |
Tesla | T0 / T1 / T2 |
Toyota | T0 / T1 |
Volkswagen | VO / VW |
Volvo | VOL |
新車標配的 OE 胎用完後,會建議更換有原廠認證的 OE 輪胎嗎?
前面講了 OE 胎的來歷,基於原廠的設計,OE 胎會是最安全不會錯的選擇,但缺點就是可能沒有這麼好買。
但如果你對於原廠配的不太滿意,例如噪音、磨耗速度、抓地力等,可以針對個人明確的需求配對適合的輪胎。
但要注意,選購輪胎必須符合原廠尺寸規格、承重與速度等級,並由專業店家協助配胎建議與安裝,才能在安全的情況下提升駕駛感受。
⚠️ 換胎時需注意
▸ 依照原廠的尺寸配對,儘可能不要變動胎寬與扁平比規格,可能會造成時速表失準,損傷周邊零件等風險。
▸ 選擇適配車型、車重的輪胎類型,例如休旅車、電動車等,如需跨車種使用請諮詢專業店家建議。
▸ 可以參考原廠配胎的特性為基準,挑選其他款式的輪胎,例如比原廠的更安靜、濕抓更好等。
哪裡買得到原廠認證的 OE 胎?
目前比較明確的是進口歐美系品牌車廠 Mercedes-Benz、BMW、Audi、Porsche、VW、Skada、Tesla 在原廠更換的輪胎基本一定是 OE 認證胎。
日系品牌的車廠就比較不一定,不同的經銷商與服務體系可能會有不同輪胎來源的差異。

圖片來源:Mercedes-Benz 原廠認證輪胎
在各品牌的原廠服務中心都有提供原廠 OE 認證胎的更換,供貨的狀況會依照原廠的備貨而定。
但原廠也有可能提供非 OE 認證的輪胎,原廠的服務中心的輪胎來源有 3 種:
- 車廠服務廠透過輪胎品牌原廠訂購
- 透過大型輪胎經銷商訂購
- 車廠自辦進口
無論是哪一種來源,只要有 OE 胎的標記就是原廠認證胎。
另外,在外面的輪胎行也有可能換到有原廠認證標記的 OE 胎,但可能就需要碰碰運氣,通常也不一定能夠指定原廠認證的 OE 胎。
輪胎行的輪胎也是透過輪胎品牌原廠或大型輪胎經銷商下定,但 OE 胎會優先供應給車廠的服務中心。
所以,如果真的指定要原廠認證的 OE 胎,回原廠更換只最安全的選擇,相對的價格也會比較高一些。
最後 Black Donut 想說
若要成為車廠新車的原廠配胎供應商,必須通過嚴格的審核與層層關卡,挑戰性甚至不亞於參與各大賽事。原廠配胎需要滿足兼顧新車性能、節能等面向需求,體驗原廠原汁原味的設定,原廠配胎絕對是一時之選。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原廠配胎不好、很爛、很吵等都市傳說,原廠配胎的特性基於原廠販售車輛的設定與價格在安全性與性能基礎有絕對的保證,但更進一步的需求上未必能滿足所有車主。
輪胎會左右一台車駕駛感受的30%
如果開了一段時間更熟悉愛車,很明確知道自己要追求的是操控?舒適?安靜?省油?省錢?
一套輪胎至少需要陪伴你數年數萬公里的行駛,下一套輪胎嘗試換成另一種設定的輪胎,感受輪胎帶來的駕駛體驗改變也是一種樂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