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ESG新規,輪胎胎紋在 1.6mm下限時必須維持安全標準 | 一篇看懂 UN/ECE R117-04
歐盟ESG新規,輪胎胎紋在 1.6mm下限時必須維持安全標準 | 一篇看懂 UN/ECE R117-04
2025 年 9 月 8 日
輪胎作為車輛與地面的唯一接觸點,對於車輛日常行駛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第一道防線。歐盟以致力於與全球輪胎製造商,一同都提升汽車輪胎的安全性與環保。
從科學的角度評估一條輪胎的安全性時,濕滑路面的煞車性能與抓地力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隨著輪胎行駛的里程增加,以排水主要功能的胎面花紋回隨著使用逐漸磨損溝紋變淺,排水能力會逐漸減弱。
所以歐盟新增 R117-04 規範,就是要求汽車輪胎能在磨耗的法定胎紋深度 ( 1.6mm ) 前,能持續維持輪胎的安全性能。
什麼是歐盟 R117 法規與 EU 歐盟輪胎標籤?

輪胎歐盟標 EU Label,圖片來源:Hankook Tire UK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針對輪胎的 滾動阻力、噪音與濕地抓地力 規範了 UN/ECE R117 法規。
在 2009 年 10 月起,只要未通過 R117 噪音測試認證的輪胎將不能在歐洲市場銷售。
歐盟的規範主要圍繞在安全性與環保兩個核心方針,所有在歐洲所販售的的輪胎都需要要具備 EU Tyre Lable,雖然台灣市面上販售的輪胎並無相關規範,但可以作為一種選購輪胎時的統一參考指標。
滾動阻力 Rolling Resistance |
濕地抓地力 Wet Grip Performance |
滾動噪音 Rolling Sound Noise |
---|---|---|
![]() |
![]() |
|
![]() |
![]() |
![]() |
分數越高越省電/省油
A最好 E最差 ISO 28580 測試標準 |
日常駕駛安全性
A最好 E最差 ECE-R117 測試法規 |
駕駛時的噪音表現
A最好 C最差 ISO 18400 測試標準 |
R117-04 怎麼測試磨損後的輪胎?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 R117-04 是基於原有的 R117-04 法規中,延伸要求輪胎即便在磨損至1.6 mm的胎紋深限制下,仍需通過濕地抓地力、滾動阻力和噪音排放的測試標準。
確保輪胎在整個使用壽命週期都能維持一定標準以上的安全性能,同時減少滾動阻力對燃油經濟性的影響以及降低噪音污染。
為進行測試 R117-04 規範了磨損輪胎的測試方式,需依照規範將輪胎加工至指定的胎紋深度與形狀,並與同款全新的輪胎作為參考標準進行測試。
符合 R117-04 測試標準的輪胎,可以確保在 1.6 mm 的法定胎紋深度前依然擁有足夠安全駕駛的排水性能與濕地抓地力表現。
資料來源:TUV Rheinland 磨損輪胎濕滑性能測試 : 守護每一程安全
R117-04 法規對車主有什麼影響?
大多數的車主不一定會在輪胎磨耗至 1.6mm 才做更換,對於安全性意識較高的車主,大部分會任一側最淺胎紋在剩餘 2 ~ 3mm 左右就會更換。
某種程度上提早換胎除了花錢外,也造成資源浪費,於是歐盟開始注重磨耗後輪胎性能就顯得愈來愈重要。
而歐盟 R117-04 法規在 2024 年 7 月起生效,鼓勵消費者在使用符合 R117-04 認證的輪胎時,盡可能將輪胎使用至接近 1.6mm 的胎紋下限,透過法規約束輪胎製造商換胎前都擁有足夠的安全性,同時延長輪胎的壽命,在不犧牲安全性的前提下,達到節省與環保的目標。
米其林官方新聞稿中表示,R117-04 法規影響了消費者對對於輪胎的需求,在整個歐洲每年可減少 1.28億條並減少約66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全球每年有4億條輪胎提前更換,因此可減少3,500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紐約等城市六個月的碳排放量。
雖然對於輪胎製造商來說不一定是的好消息,但歐萌 R117-04 法規的制定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將輪胎的性能評估標準從新胎時期擴展到磨損後的階段,旨在為道路使用者提供更安全、更環保的輪胎選擇。